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12章 婚事4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3renwx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,置业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。中国人常说的“成家立业”,把家庭的建立和事业的成功联系在一起,虽然让人感到有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的色彩,但是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于家庭和事业的看法是对等的。


从“成家立业”这四个字上,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中国人,没有成功的事业,就不会有成功的家庭。这种观点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,都是很现实很合理的观点。几千年来的中国人,用历史的经验总结出深刻的智慧来,这个智慧就是幸福的婚姻要有牢固的经济基础。王书辉觉得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这个观点,可以说是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家庭和婚姻关系几千年来的金科玉律。


王书辉一向坚定的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但是他也相信,有一些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无需验证的道理,是不需要怀疑的。


万里四十七年冬天,枝江县城几里地外,一直荒无人烟,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枝江王别园,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重新热闹了起来。几百名原来从北方逃荒到枝江县,一直被枝江县视为麻烦的流民,被召集到枝江王别园这里。


一个面目黝黑,有些瘦,但是明显骨肉强健结实,大约六十岁左右的老头,穿着一身非常奇怪的衣服,指挥着几个同样穿着的人,架着几口大锅熬着粥。大约两百多个操着山陕口音的男女老少,排成五条长队正在等着领粥喝。


王书辉既然决定了要帮助自己未来的老丈人振兴家业,他就立即开始动手做了起来。他首先想到的是把枝江王别园,这个占地颇广,却又破败不堪的建筑群落,重新整理修缮起来。他在朱由梓的陪同下仔细的查看了枝江王别园的状况。


枝江王别园的修建历史是颇长的。大约在一百八十多年前,辽王朱植的第十六子朱贵熠,被封为枝江王,那还是宣德年间的事情。当时的皇帝是宣宗皇帝朱瞻基,还属于明初的帝王。


作为成祖皇帝的孙子,宣宗皇帝当然没有自己的爷爷那么了不起,但是和后代的明朝帝王比起来,就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。宣宗皇帝继位之初,最大的问题就是成祖皇帝时期的那些藩王们。他们虽然被成祖皇帝削掉了很多权力,但是成祖皇帝的儿子们,宣宗皇帝的叔叔们却是手握实权的。虽然最终威胁宣宗皇帝皇位稳定的汉王和赵王都没有造反成功,但是他们的那些异动也让宣宗皇帝对于藩王们特别的顾忌。


作为辽王朱植的庶子,初代枝江王好听点说是守成老实的人物,实际上就是个胸无大志享乐无度的皇亲国戚而已。不过,因为他的这种老实享乐的风格,倒是在宣德年间没怎么被收拾过。


虽然在政治上老老实实,但是作为皇帝的亲戚,在享乐方面倒是一点都没放松。初代枝江王除了在枝江县内有富贵堂皇的郡王府邸,为了打猎方便,在枝江城外的小山附近也修建了规模庞大的枝江王府别园。


王书辉花了整整一天时间,把这座枝江王别园里里外外的查看了一遍。从地理位置上看,枝江王别园距离枝江县城大约有五里地左右。距离长江也不怎么远,大约也是五里地左右。背靠一座规模不算太小的山峰,山上树木繁茂。要是作为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家,能够在这个地方有这么一座规模庞大的庄园,真得说是很美好的享受。


不过作为已经没落的王族之后,朱由梓家之所以能够保留这么个住所,倒不是什么朝廷的优待。


枝江王别园虽然依山靠水,但是周围的地势却并不平坦。别园周边的土地又都是比较贫瘠的土地。虽然靠着长江,但是在古代的技术手段之下,想要从江中引水浇灌又是比较困难的。这种没有什么耕种价值的土地,自然是一片荒芜,长满了各种杂树野草。王府别园周边五六里地,除了一个小小的渔村住了些打鱼的渔民和打猎的猎人之外,完全没有什么人烟。


第12章 婚事4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